2025-11-15

週六共修---讀誦華嚴經第30卷

10:00-12:00   學會壇城

十迴向:
一者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,

二者不壞迴向,
三者等一 切諸佛迴向,
四者至一切處迴向,
五者無盡功德藏迴向,
六者入一 切平等善根迴向,(
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)
七者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,
八者真如相迴向
九 者無縛無著解脫迴向,
十者入法界無量迴向。
華嚴經第30卷
真如相迴向
「佛子!何者是菩薩摩訶薩真如相迴向?
「佛子!此菩薩摩訶薩正念明了,其心堅住,遠離迷惑;專意修行,深心不動;成不壞業,趣一切智,終不退轉;志求大乘,勇猛無畏;植諸德本,普安世間;生勝善根,修白淨法;大悲增長,心寶成就;常念諸佛,護持正法;於菩薩道信樂堅固,成就無量淨妙善根,勤修一切功德智慧;為調御師,生眾善法,以智方便而為迴向。
菩薩爾時,慧眼普觀,所有善根無量無邊。其諸善根修集之時,若求緣、若辦具、若治淨、若趣入、若專勵、若起行、若明達、若精審、若開示,如是一切有種種門、種種境、種種相、種種事、種種分、種種行、種種名字、種種分別、種種出生、種種修習,其中所有一切善根,悉是趣向十力乘心之所建立,皆悉迴向一切種智,唯一無二。以諸善根如是迴向,所謂:『
願得圓滿無礙身業,修菩薩行;
願得清淨無礙口業,修菩薩行;
願得成就無礙意業,安住大乘;
願得圓滿無障礙心,淨修一切諸菩薩行;
願起無量廣大施心,周給無邊一切眾生;
願於諸法心得自在,演大法明,無能障蔽;
願得明達一切智處,發菩提心,普照世間;
願常正念三世諸佛,諦想如來常現在前;
願住圓滿增上志樂,遠離一切諸魔怨敵;
願得安住佛十力智,普攝眾生無有休息;
願得三昧遊諸世界,而於世間無所染著;
願住諸世界無有疲厭,教化眾生恒不休息;
願起無量思慧方便,成就菩薩不思議道;
願得諸方不迷惑智,悉能分別一切世間;
願得自在神通智力,於一念中悉能嚴淨一切國土;
願得普入諸法自性,見一切世間悉皆清淨;
願得生起無差別智,於一剎中入一切剎;
願以一切剎莊嚴之事顯示一切,教化無量無邊眾生;
願於一佛剎中示無邊法界,一切佛剎悉亦如是;
願得自在大神通智,普能往詣一切佛土。』
「佛子!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,願得莊嚴一切佛國,願得周遍一切世界,願得成就智慧觀察。如為己身如是迴向,如是而為一切眾生,所謂:『
願一切眾生永離一切地獄、畜生、閻羅王趣;
願一切眾生除滅一切障礙之業;
願一切眾生得周普心平等智慧;
願一切眾生於怨於親等心攝受,皆令安樂,智慧清淨;
願一切眾生智慧圓滿,淨光普照;
願一切眾生思慧成滿,了真實義;
願一切眾生以淨志樂,趣求菩提,獲無量智;
願一切眾生普能顯示安隱住處。』
佛子!菩薩摩訶薩恒以善心如是迴向,
為令一切眾生遇清涼雲,霔法雨故;
為令一切眾生常值福田,勝境界故;
為令一切眾生皆能善入菩提心藏,自護持故;
為令一切眾生離諸蓋、纏,善安住故;
為令一切眾生皆獲無礙神通智故;
為令一切眾生得自在身,普示現故;
為令一切眾生成就最勝一切種智,普興利益無空過故;
為令一切眾生普攝群品,令清淨故;
為令一切眾生皆能究竟一切智故;
為令一切眾生心不動搖,無障礙故。
「佛子!菩薩摩訶薩見可愛樂國土、園林、草木、華果、名香、上服、珍寶、財物、諸莊嚴具,或見可樂村邑、聚落,或見帝王威德自在,或見住處離諸諠雜。見是事已,以方便智精勤修習,出生無量勝妙功德,為諸眾生勤求善法,心無放逸,廣集眾善;猶如大海,以無盡善普覆一切,為眾善法所依之處,以諸善根方便迴向而無分別;開示無量種種善根,智常觀察一切眾生,心恒憶念善根境界,以等真如平等善根迴向眾生,無有休息。
菩薩爾時,以諸善根如是迴向,所謂:『
願一切眾生得諸如來可愛樂見,見法真性平等平等,無所取著,圓滿清淨;
願一切眾生見諸如來甚可愛樂,圓滿供養;
願一切眾生往生一切無諸煩惱、甚可愛樂清淨佛剎;
願一切眾生得見諸佛可愛樂法;
願一切眾生常樂護持一切菩薩可愛樂行;
願一切眾生得善知識可愛樂眼,見無所礙;
願一切眾生常見一切可愛樂物,無有違逆;
願一切眾生證得一切可愛樂法而勤護持;
願一切眾生於一切佛可樂法中得淨光明;
願一切眾生修諸菩薩一切能捨可愛樂心;
願一切眾生得無所畏能說一切可愛樂法;
願一切眾生得諸菩薩極可愛樂甚深三昧;
願一切眾生得諸菩薩甚可愛樂陀羅尼門;
願一切眾生得諸菩薩甚可愛樂善觀察智;
願一切眾生能現菩薩甚可愛樂自在神通;
願一切眾生能於諸佛大眾會中說可愛樂甚深妙法;
願一切眾生能以方便開示演說甚可愛樂差別之句;
願一切眾生常能發起甚可愛樂平等大悲;
願一切眾生念念發起甚可愛樂大菩提心,常令諸根歡喜悅豫;
願一切眾生能入一切甚可愛樂諸如來家;
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能調伏行,調伏眾生無有休息;
願一切眾生得諸菩薩甚可愛樂無盡辯才演說諸法;
願一切眾生於不可說不可說劫,住於一切可樂世界,教化眾生,心無厭倦;
願一切眾生以無量方便,普能悟入甚可愛樂諸佛法門;
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無礙方便,知一切法無有根本;
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離貪欲際,知一切法畢竟無二,斷一切障;
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離貪欲際,知一切法平等真實;
願一切眾生具足成滿一切菩薩甚可愛樂無戲論法;
願一切眾生得金剛藏精進之心,成可愛樂一切智道;
願一切眾生具可愛樂無礙善根,摧伏一切煩惱怨敵;
願一切眾生得可愛樂一切智門,普於世間現成正覺。』
「佛子!菩薩摩訶薩修習如是諸善根時,得智慧明,為善知識之所攝受,如來慧日明照其心,永滅癡冥;勤修正法,入諸智業,善學智地,流布善根,充滿法界,以智迴向;盡諸菩薩善根源底,以智深入大方便海,成就無量廣大善根。
「佛子!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如是迴向,所謂:『
不著世間,不取眾生;
其心清淨,無所依止;
正念諸法,離分別見;
不捨一切佛自在慧,不違三世一切諸佛正迴向門;
隨順一切平等正法,不壞如來真實之相,等觀三世無眾生相;
善順佛道,善說於法,深了其義,入最勝地,悟真實法,智慧圓滿,信樂堅固;
雖善修正業而知業性空,了一切法皆如幻化,知一切法無有自性;
觀一切義及種種行,隨世言說而無所著;
除滅一切執著因緣,知如實理,觀諸法性皆悉寂滅,了一切法同一實相,知諸法相不相違背;
與諸菩薩而共同止,修行其道,善攝眾生,入去、來、今一切菩薩迴向之門;
於諸佛法心無驚怖,以無量心令諸眾生普得清淨;
於十方世界不起執取我、我所心,於諸世間無所分別;
於一切境界不生染著,勤修一切出世間法;
於諸世間無取無依,於深妙道正見牢固,離諸妄見,了真實法。
譬如真如,遍一切處,無有邊際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遍一切處,無有邊際。
譬如真如,真實為性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了一切法真實為性。
譬如真如,恒守本性,無有改變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守其本性,始終不改。
譬如真如,以一切法無性為性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了一切法無性為性。
譬如真如,無相為相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了一切法無相為相。
譬如真如,若有得者,終無退轉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若有得者,於諸佛法,永不退轉。
譬如真如,一切諸佛之所行處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一切如來所行之處。
譬如真如,離境界相而為境界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離境界相而為三世一切諸佛圓滿境界。
譬如真如,能有安立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悉能安立一切眾生。
譬如真如,性常隨順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盡未來劫,隨順不斷。
譬如真如,無能測量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等虛空界,盡眾生心,無能測量。
譬如真如,充滿一切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一剎那中普周法界。
譬如真如,常住無盡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究竟無盡。
譬如真如,無有比對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普能圓滿一切佛法,無有比對。
譬如真如,體性堅固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體性堅固,非諸惑惱之所能沮。
譬如真如,不可破壞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一切眾生不能損壞。
譬如真如,照明為體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以普照明而為其性。
譬如真如,無所不在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於一切處悉無不在。
譬如真如,遍一切時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遍一切時。
譬如真如,性常清淨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住於世間而體清淨。
譬如真如,於法無礙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周行一切而無所礙。
譬如真如,為眾法眼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能為一切眾生作眼。
譬如真如,性無勞倦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修行一切菩薩諸行恒無勞倦。
譬如真如,體性甚深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其性甚深。
譬如真如,無有一物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了知其性無有一物。
譬如真如,性非出現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其體微妙,難可得見。
譬如真如,離眾垢翳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慧眼清淨,離諸癡翳。
譬如真如,性無與等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成就一切諸菩薩行最上無等。
譬如真如,體性寂靜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善能隨順寂靜之法。
譬如真如,無有根本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能入一切無根本法。
譬如真如,體性無邊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淨諸眾生,其數無邊。
譬如真如,體性無著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畢竟遠離一切諸著。
譬如真如,無有障礙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除滅一切世間障礙。
譬如真如,非世所行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非諸世間之所能行。
譬如真如,體性無住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一切生死皆非所住。
譬如真如,性無所作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一切所作悉皆捨離。
譬如真如,體性安住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安住真實。
譬如真如,與一切法而共相應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與諸菩薩聽聞修習而共相應。
譬如真如,一切法中,性常平等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於諸世間修平等行。
譬如真如,不離諸法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盡未來際不捨世間。
譬如真如,一切法中,畢竟無盡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於諸眾生迴向無盡。
譬如真如,與一切法無有相違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不違三世一切佛法。
譬如真如,普攝諸法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盡攝一切眾生善根。
譬如真如,與一切法同其體性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與三世佛同一體性。
譬如真如,與一切法不相捨離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攝持一切世、出世法。
譬如真如,無能映蔽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一切世間無能映蔽。
譬如真如,不可動搖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一切魔業無能動搖。
譬如真如,性無垢濁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修菩薩行無有垢濁。
譬如真如,無有變易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愍念眾生,心無變易。
譬如真如,不可窮盡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非諸世法所能窮盡。
譬如真如,性常覺悟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普能覺悟一切諸法。
譬如真如,不可失壞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於諸眾生起勝志願,永不失壞。
譬如真如,能大照明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以大智光照諸世間。
譬如真如,不可言說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一切言語所不可說。
譬如真如,持諸世間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能持一切菩薩諸行。
譬如真如,隨世言說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隨順一切智慧言說。
譬如真如,遍一切法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遍於十方一切佛剎,現大神通,成等正覺。
譬如真如,無有分別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於諸世間,無所分別。
譬如真如,遍一切身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遍十方剎無量身中。
譬如真如,體性無生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方便示生而無所生。
譬如真如,無所不在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十方三世諸佛土中,普現神通而無不在。
譬如真如,遍在於夜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於一切夜,放大光明,施作佛事。
譬如真如,遍在於晝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悉令一切在晝眾生,見佛神變,演不退輪,離垢清淨,無空過者。
譬如真如,遍在半月及以一月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於諸世間次第時節,得善方便,於一念中知一切時。
譬如真如,遍在年歲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住無量劫明了成熟,一切諸根皆令圓滿。
譬如真如,遍成壞劫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住一切劫清淨無染,教化眾生咸令清淨。
譬如真如,盡未來際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盡未來際,修諸菩薩清淨妙行,成滿大願無有退轉。
譬如真如,遍住三世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令諸眾生於一剎那見三世佛,未曾一念而有捨離。
譬如真如,遍一切處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超出三界,周行一切,悉得自在。
譬如真如,住有無法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了達一切有無之法畢竟清淨。
譬如真如,體性清淨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能以方便集助道法,淨治一切諸菩薩行。
譬如真如,體性明潔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令諸菩薩悉得三昧明潔之心。
譬如真如,體性無垢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遠離諸垢,滿足一切諸清淨意。
譬如真如,無我、我所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以無我、我所清淨之心,充滿十方諸佛國土。
譬如真如,體性平等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獲得平等一切智智,照了諸法,離諸癡翳。
譬如真如,超諸數量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與超數量一切智乘大力法藏而同止住,興遍十方一切世界廣大法雲。
譬如真如,平等安住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發生一切諸菩薩行,平等住於一切智道。
譬如真如,遍住一切諸眾生界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滿足無礙一切種智,於眾生界悉現在前。
譬如真如,無有分別,普住一切音聲智中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具足一切諸言音智,能普示現種種言音,開示眾生。
譬如真如,永離世間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普使眾生永出世間。
譬如真如,體性廣大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悉能受持去、來、今世廣大佛法,恒不忘失,勤修一切菩薩諸行。
譬如真如,無有間息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為欲安處一切眾生於大智地,於一切劫修菩薩行無有間息。
譬如真如,體性寬廣,遍一切法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淨念無礙,普攝一切寬廣法門。
譬如真如,遍攝群品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證得無量品類之智,修諸菩薩真實妙行。
譬如真如,無所取著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於一切法皆無所取,除滅一切世間取著,普令清淨。
譬如真如,體性不動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安住普賢圓滿行願,畢竟不動。
譬如真如,是佛境界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令諸眾生滿足一切大智境界,滅煩惱境悉令清淨。
譬如真如,無能制伏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不為一切眾魔事業、外道邪論之所制伏。
譬如真如,非是可修,非不可修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捨離一切妄想取著,於修、不修無所分別。
譬如真如,無有退捨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常見諸佛,發菩提心,大誓莊嚴,永無退捨。
譬如真如,普攝一切世間言音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能得一切差別言音神通智慧,普發一切種種言辭。
譬如真如,於一切法無所希求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令諸眾生乘普賢乘而得出離,於一切法無所貪求。
譬如真如,住一切地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令一切眾生捨世間地,住智慧地,以普賢行而自莊嚴。
譬如真如,無有斷絕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於一切法得無所畏,隨其類音,處處演說,無有斷絕。
譬如真如,捨離諸漏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令一切眾生成就法智,了達於法,圓滿菩提無漏功德。
譬如真如,無有少法而能壞亂,令其少分非是覺悟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普令開悟一切諸法,其心無量遍周法界。
譬如真如,過去非始,未來非末,現在非異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為一切眾生新新恒起菩提心願,普使清淨,永離生死。
譬如真如,於三世中無所分別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現在念念心常覺悟,過去、未來皆悉清淨。
譬如真如,成就一切諸佛菩薩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發起一切大願方便,成就諸佛廣大智慧。
譬如真如,究竟清淨,不與一切諸煩惱俱;善根迴向亦復如是,能滅一切眾生煩惱,圓滿一切清淨智慧。』
「佛子!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,
得一切佛剎平等,普嚴淨一切世界故;
得一切眾生平等,普為轉無礙法輪故;
得一切菩薩平等,普出生一切智願故;
得一切諸佛平等,觀察諸佛體無二故;
得一切法平等,普知諸法性無易故;
得一切世間平等,以方便智善解一切語言道故;
得一切菩薩行平等,隨種善根盡迴向故;
得一切時平等,勤修佛事,於一切時無斷絕故;
得一切業果平等,於世、出世所有善根皆無染著,咸究竟故;
得一切佛自在神通平等,隨順世間現佛事故。
「佛子!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八真如相迴向。菩薩摩訶薩住此迴向,證
得無量清淨法門,能為如來大師子吼,自在無畏;以善方便,教化成就無量菩薩,於一切時未曾休息;
得佛無量圓滿之身,一身充遍一切世界;
得佛無量圓滿音聲,一音開悟一切眾生;
得佛無量圓滿之力,一毛孔中普能容納一切國土;
得佛無量圓滿神通,置諸眾生於一塵中;
得佛無量圓滿解脫,於一眾生身示現一切諸佛境界,成等正覺;
得佛無量圓滿三昧,一三昧中普能示現一切三昧;
得佛無量圓滿辯才,說一句法,窮未來際而不可盡,悉除一切眾生疑惑;
得佛無量圓滿眾生,具佛十力,盡眾生界示成正覺。
佛子!是為菩薩摩訶薩以一切善根順真如相迴向。」
爾時,金剛幢菩薩承佛威力,普觀十方而說頌言:
「菩薩志樂常安住, 正念堅固離癡惑,其心善軟恒清涼, 積集無邊功德行。
菩薩謙順無違逆, 所有志願悉清淨,已得智慧大光明, 善能照了一切業。
菩薩思惟業廣大, 種種差別甚希有,決意修行無退轉, 以此饒益諸群生。
諸業差別無量種, 菩薩一切勤修習,隨順眾生不違意, 普令心淨生歡喜。
已昇調御人尊地, 離諸熱惱心無礙,於法於義悉善知, 為利群生轉勤習。
菩薩所修眾善行, 無量無數種種別,於彼一切分別知, 為利群生故迴向。
以妙智慧恒觀察, 究竟廣大真實理,斷諸有處悉無餘, 如彼真如善迴向。
譬如真如遍一切, 如是普攝諸世間,菩薩以此心迴向, 悉令眾生無所著。
菩薩願力遍一切, 譬如真如無不在,若見不見念悉周, 悉以功德而迴向。
夜中隨住晝亦住, 半月一月亦隨住,若年若劫悉住中, 真如如是行亦然。
所有三世及剎土, 一切眾生與諸法,悉住其中無所住, 以如是行而迴向。
譬如真如本自性, 菩薩如是發大心,真如所在無不在, 以如是行而迴向。
譬如真如本自性, 其中未曾有一法,不得自性是真性, 以如是業而迴向。
如真如相業亦爾, 如真如性業亦爾,如真如性本真實, 業亦如是同真如。
譬如真如無邊際, 業亦如是無有邊,而於其中無縛著, 是故此業得清淨。
如是聰慧真佛子, 志願堅固不動搖,以其智力善通達, 入於諸佛方便藏。
覺悟法王真實法, 於中無著亦無縛,如是自在心無礙, 未曾見有一法起。
如來法身所作業, 一切世間如彼相,說諸法相皆無相, 知如是相是知法。
菩薩住是不思議, 於中思議不可盡,入此不可思議處, 思與非思皆寂滅。
如是思惟諸法性, 了達一切業差別,所有我執皆除滅, 住於功德無能動。
菩薩一切業果報, 悉為無盡智所印,如是無盡自性盡, 是故無盡方便滅。
菩薩觀心不在外, 亦復不得在於內,知其心性無所有, 我法皆離永寂滅。
彼諸佛子如是知, 一切法性常空寂,無有一法能造作, 同於諸佛悟無我。
了知一切諸世間, 悉與真如性相等,見是不可思議相, 是則能知無相法。
若能住是甚深法, 常樂修行菩薩行,為欲利益諸群生, 大誓莊嚴無退轉。
是則超過於世間, 不起生死妄分別,了達其心如幻化, 勤修眾行度群生。
菩薩正念觀世間, 一切皆從業緣得,為欲救度修諸行, 普攝三界無遺者。
了知眾生種種異, 悉是想行所分別,於此觀察悉明了, 而不壞於諸法性。
智者了知諸佛法, 以如是行而迴向,哀愍一切諸眾生, 令於實法正思惟。
華嚴字母讚

唱"左"字五脉全開,悟一切法遠離生死;
唱"那"字開後脉閉前脉,悟諸法沒有性相,言說文字皆不可得;
唱"邏"字開前脉閉後脉,悟一切法遠離世間時,使愛有因緣不能顯現;

薈供

三皈依
自皈依佛  當願眾生  體解大道  發無上心
自皈依法  當願眾生  深入經藏  智慧如海
自皈依僧  當願眾生  統理大眾  一切無礙

迴向
誦經功德殊勝行  無邊勝福皆迴向
普願沉溺諸有情  速往無量光佛剎
十方三世一切佛  一切菩薩摩訶薩
摩訶般若波羅蜜